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歸鄉路迢 宿願得償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編按】民國七十六年政府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,當年隨軍來臺的榮民,得以返鄉和親人團聚,樂享天倫,完成宿願。本期謹報導四位榮民返鄉探親的親身經歷,一起分享他們和親人團聚的喜悅。
 
梁煥亭 回復給與享溫情
現年八十六歲的梁煥亭老先生,原為新北市外住就養榮民,返鄉探親後,與妻江壽蓮及念小學四年級的女兒同住廣東。
梁老先生在廣東省羅定市立醫院附近租屋,因境況貧困,且罹患慢性支氣管炎、氣喘、高血壓及關節炎等疾病,行動不便,滯留大陸三年多,導致護照及臺胞證過期失效,若要補辦證件,僅簽發臺胞證一項,就要繳交人民幣十餘萬元罰款,他根本無力繳納。且因滯留大陸多年,喪失在臺戶籍,以致就養給與停止發放,生活頓時陷入困境,只能依賴大陸親屬的接濟,勉強度日。
輔導會接獲「海基會」轉來梁老先生侄兒梁啟佳的求助函後,即派員赴大陸瞭解實際狀況,協助梁老先生補辦臺胞證,俟回復其臺灣戶籍後,輔導會即依法重發就養給與;梁老先生經濟問題獲得改善後,遂能與妻女再敘天倫、享親情,對於輔導會不辭辛勞往返兩岸,協助解決困境,深表感謝。
 
張仁弟  長居故鄉敘天倫
馬蘭榮家榮民張仁弟,民國二十二年生,四川省岳池縣人,退伍時由輔導會輔導就業,曾服務於臺北榮民技術勞務中心,至八十一年退休,八十三年起外住安養,由馬蘭榮家服務照顧。
八十三年間,張仁弟在服務區輔導員協助下,聯繫上四川重慶的胞弟,八十四年經由榮服處協助,首度返鄉探親,樂敘天倫,並在大陸親友熱情邀約下,決定長居故鄉。
張仁弟探親回臺後,即在馬蘭榮家協助下,於八十五年三月到重慶定居。
在香港轉機期間,欣安服務中心人員熱心協助順利登機,才返回重慶老家,與胞弟等親友相聚。
張老先生定居大陸之後,馬蘭榮家每年三節均去函問候,逢生日再寄賀卡祝壽,並且按時寄發就養給與。
九十七年七月間,馬蘭榮家輔導員楊志華前往重慶探視張老先生,致贈禮物,轉達政府的關懷。
張老先生至為感謝政府開放探親及輔導會的服務照顧,不但得以在有生之年返鄉,並能安養晚年生活。同時對輔導會在汶川大地震期間,致送受災榮民慰問金,表達由衷的謝忱。
 
吳應昌 罹患急症蒙照護
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,時年七十九歲的榮民吳應昌老先生,返回雲南省昆明市探親後,搭機返臺途經香港時,因罹患胃出血,於客機上吐血,當晚即送香港馬嘉烈醫院手術急救。 
欣安服務中心接獲香港事務局和航空公司的通報後,每天均派員前往醫院探視、慰問吳老先生。
十二月二十八日下午,欣安中心接到醫院通知,吳老先生又因氣喘,病情加重,轉加護病房觀察,欣安中心人員急往探訪照顧;至十二月三十一日病情好轉,才回到一般病房休養。
直到吳老先生出院後,欣安中心人員繼績陪同辦理登機手續,並轉請其友人伴護,協助搭機返臺就醫。
吳老先生對於欣安服務中心在其住院期間的關懷與照顧,表達由衷感謝。
 
王國裕 七次探望妻兒孫
民國三十九年間,家住吉林省會德縣陽樹鄉的王國裕,被強徵參加「抗美援朝」,於第二次對聯軍作戰時,在漢城(今首爾)山區向美軍投誠,至四十三年一月二十三日,和一萬四千名義士,一起來到臺灣,隨即分發到陸軍工兵單位服役,至五十五年二月退伍。
在臺灣落腳的王國裕,於政府開放赴大陸探親後,自八十一年至八十六年間,每年均返回老家和妻子、兒孫團聚。 
八十七年,王老先生不幸中風,九十三年又檢查出罹患喉癌,無法返鄉,其間老妻也在九十年離世。
所幸在臺北榮家細心照顧下,王老先生健康狀況好轉,並在建國百年春天,再度踏上返鄉旅程,和兒子、孫子、重孫歡聚。
王老先生,七次的探親旅程,都是一人前往。他表示,由於政府有妥善規劃,且自行安排好旅途種種事宜,每次通關都很順暢,讓他可以順利地返鄉,尤其在他八十歲高齡之際,尚能協助安排他和大陸兒孫見面,實屬不易!
王老先生在臺灣生活一甲子,早已融入臺灣社會,探親後還是回到臺北榮家這個榮民大家庭,和老戰友團聚。他強調:「不管怎麼說,政府做對了,我們感謝你!」
 
█ 系列五之四;資料提供:輔導會第一處.臺北榮家.馬蘭榮家.太平榮家
(點閱次數:1721)